内训课
|
授课讲师: |
蒋小华 |
 |
课程价格: |
元/天 |
天 数: |
天 |
课程人气: |
2333 |
分 享 到: |
 |
课程纲要: |
|
|
C 课程背景:
Ø 中层在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是否优秀,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;
Ø 拥有一支优秀的中层团队,上可培育优秀的高层管理人才,下可替企业培养更多的后继管理者;中层团队的品质如何,直接决定着企业人才发展管道是否通畅。
Ø 中层是企业的“腰”。如果腰挺不起来,头脑再发达,可能就是一个废人。对企业而言,自然也不例外。企业要想赢市场,必须先赢在中层。
研究发现,企业之所以缺乏高绩效,与中层存在的困惑有着直接的关系:
第一, 在管理岗位上,中层做什么事情是最有价值的?怎样做才可以对公司整体绩效有所贡献?管理者普遍缺乏正确的、清晰的价值观。
第二, 在相应的管理岗位上,应该如何扮演好面对上级、同事和下属时的角色?中层管理者普遍缺乏柔性、清晰的角色认知;
第三, 从技术和业务干部转型到管理型干部,应该换一种什么样的思考方式才可以更好的适应新任务?中层管理者的思维转型缺乏系统的教练和引导。
C 课程收益:
1. 中层知道自己是谁,应扮演什么角色;
2. 中层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,不该做什么;
3. 中层知道如何更好的做好部门的工作;
4. 中层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,帮助企业与员工创造价值。
C 课程大纲:
第一章 中层管理者的角色认知
一、 中层管理者是企业脊梁;
1. 中层管理者四种错误的角色定位;
2. 中层管理者的三大内伤;
3. 中层管理者三大任务。
二、 作为下属的角色:
1. 体现上级的意志(替身)
2. 上司永远是对的;
3. 切忌议论上司的是非;
4. 不抢上司的风头;
5. 独立承担责任;
6. 敏感于上司的立场。
三、 作为上司的角色:
1. 领导;
2. 教练;
3. 中间人;
4. 啦啦队长;
5. 绩效伙伴。
四、 作为同事的角色;
1. 把同事当内部客户;
2. 面子第一,道理第二;
3. 高调做事,低调做人;
4. 彼此尊重,懂得分享。
五、 中层管理者的管理认知
1. 管理是什么?
2. 糟糕管理者的八大罪状;
3. 管理者到底该些干什么?
4. 管理者如何从技术走向管理,从管理走向领导?
5. 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。
第二章 中层管理者的职业思维
一. 结果思维:要结果,不要理由;
1. 员工与企业是什么关系?
2. 真正的执行是“做好了”不是“做了”;
3. 九段秘书测试:请问你是几段?结果值多少钱?
4. 执行工具:2BC原则与YCYA。
二. 责任思维:责任胜于能力
1. 人们为什么对责任敬而远之?
2. 责任与机会成正比;
3. 拥抱责任:勇于担当、吃亏是福;
4. 落实责任:一对一的责任锁定。
三. 阳光思维:挫折=存折;
四. 学习思维:学历≠能力;
五. 空怀思维:批评=补品
六. 双赢思维:利他=利己;
七. 服务思维:同事=客户;
八. 主动思维:主动=机会;
九. 称职思维:努力≠得力
十. 感恩思维:感恩=智慧。
第三章 中层管理者的工作管理思维
一. 时间管理,永远做重要不紧急
1. 为什么管理者总没有时间而下属没工作?
2. 究竟如何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时间;
3. 永远做重要不紧急的;
4. 以结果为导向的时间管理策略;
5. 管理精力比管理时间更重要。
二. 目标制定:让目标驱动执行
1. 正确的目标是创造奇迹的动力;
2. 目标执行力的五大步骤;
3. 三个共同原则;
4. SMART原则;
5. 目标分解的方法。
三. 项目计划:让措施强化执行
1. 有计划不忙,有原则不乱
2. 计划编制的方法:网络图、甘特图;
3. PDCA循环的应用;
4. 假定目标不易执行怎么办;
四. 工作管控:让检查保证执行
1. 人们不做你希望的,只做检查的;
2. 两会制度:晨会+夕会;
3. 5定原则:定时、定点、定人、定量、定责;
4. 有效检查7大注意事项;
5. 复命制:及时复命,让结果不打折;
6. 热炉定律:制度执行力的核心;
第四章 中层管理者的人员管理思维
一. 领导,不要一味管理
1. 不是你有权力,而是你有魅力;
2. 每个人都拥有领导力;
3. 道、天、地、将、法;
4. 退、让、舍、给。
5. 战略原点:靠什么凝聚人心;
6. 秘密武器:靠什么获得权力;
7. 行为准则:靠什么赢得信任。
二. 聆听,不要一味说教
1. 望、闻、问、切;
2. 将欲取之,必先予之;
3. 面子给他,里子给我。
4. 多聆听少说教;
5. 听对方想说的、说对方想听的;
6. 销售你的目标;
7. 转换你的词汇。
三. 鼓舞,不要“逆耳忠言”
1. 纠错法则:论事不论人;
2. 建议法则:定让人自信;
3. 连“哄”带“骗”——柔性管理
4. 良药不苦口、忠言不逆耳——悦耳式批评
5. 奖他想奖、罚他怕罚——需求导向
6. 民主、探讨、热情——上下同欲者胜
7. 即时激励、创造感动——效果至上
8. 创造危机感,让人自动进步——进化论
四. 引导,不要直接作答
1. 果断授权,让别人为你工作
2. 责任下放,别让猴子跳回你的背上
3. 善于教导,不只是知识与技巧
4. 三问:你说怎么办?为什么?差距在哪里
5. 七步:复制更多你
五. 选对,不要“铁棒磨成针”
1. 选对第一、培育第二——选对池塘钓大鱼
2. 用人所长、容人所短——不要将铁棒磨成绣花针
3. 适才适岗、宽松流动——没有真正蠢才,只有放错位置。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