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有个员工很委屈,跟公司某部门的经理抱怨老板不关心人才,他想跳槽。经理表示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,不过现在跳槽有点可惜。因为这不会给老板造成太大的损失,所以经理劝员工在熟悉一下工作的内容,多建立一些客户关系,到时候再跳槽,这样对企业的损害比较大。
员工一听觉得很有道理,二话不说,埋头苦干,结果建立一大帮客户欢喜,掌握了大量的企业运作信息,这时候他又碰到了那位经理,经理表示这时候是时候跳槽了。可这位员工却说,老板答应给他加薪,并且将他升为市场经理,他不走了。
从这个故事中反应,其实一个对企业有贡献地有能力的员工永远都是企业的摇钱树,没有那个老板会笨到看不到,即使偶尔运气不佳,暂时没被发现,也没什么了不起的。因为有能力的人无论何时受到什么委屈,都不会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,毕竟现在已近该不是文革时间了。这个故事也要给那位部门经理提个醒,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有效沟通,是管理艺术的精髓,也是很容易被管理者忽视的激励方式。韦尔奇曾经说过,比较完美的企业领导者应该用70%的时间与员工沟通,把剩下的30%的时间用来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。
我认为:要让员工死心塌地地为企业服务,必须从关爱员工开始。关爱才是全方位的,必须是管理者想人才之所想,急人才之急,切实的解决他们再生活、工作中的困哪问题,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,这样员工才会义无反顾的为企业服务。